用乌龟怎么叫法,龟壳如何卦象

请问一下,谁知道用的龟壳的学术名称是什么?

龟卜(灼龟甲来预卜吉凶,是古时的一种方法);龟兆(古时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);龟骨(古时用于的龟甲);龟筮(即卜筮。古代卜用龟甲,筮用蓍草);用龟壳和三枚铜钱的叫六爻卦。

有一种的方式,是放铜钱在龟壳里的。这叫什么来着?

龟板术(放几个铜钱在龟壳里摇晃然后根据倒出的顺序以及正反面来)

怎样用龟壳?

首先用古甲古文在龟壳中间刻下所要的事情(尽量简写,三字内为宜),然后放在火上烧,等龟壳裂开后取出,如果裂狠没有经过那些字,说明是吉兆,如果裂痕在字上停止,说明是一般,如果裂痕穿过那些字,说明是凶兆。由于你没有奖励积分,所以不再解答具体,谢谢。

古代龟壳的方法真的是有一定依据的吗?

我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很久远的历史,原始先民对于自然规律还缺乏充分的认识,所以他们在与自然世界的交往中,往往就把一些没有因果联系的现象结合起来,视为鬼神的征兆,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对天象、气候、狩猎、游牧、去从等等作出判断,用各种各样的形式,来求助于天帝、鬼神的旨意,但自然征兆并不是能够经常见到,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,所以的方法应运而生。再到后来就产生了利用占具作为中介,以进行人与鬼神之间的意识沟通,通过某种兆象用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,所以,便应运而生了。古时候的很多术士或者算命先生都是用龟壳进行的,因为龟,在古时候被称为玄武,《淮南子》中的五兽之一,源于远古星宿崇拜,是代表颛顼与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,于八卦为坎,于五行主水,象征四象中的老阴,四季中的冬季。汉朝时期,龟的象征含义又多了幽冥、壬癸、智德,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,称执冥神君,后为真武大帝。《洪范.五行》曰:“龟之言久也,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。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龟在古代与道家、道教中的神仙、护法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即便不把龟神话,龟的长寿也会给古时候的人们带来一种灵性、灵力的心理变化。古人用龟壳卜卦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龟的骨架结构,其背部有龟纹,龟纹中央有3格,代表天地人三才;旁边有24格,代表二十四山。也有10格的,代表十天干,龟壳底部又有12格,代表十二地支。在一个小小的龟壳之上,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妙。乌龟龟壳的特征,刚好和八卦的天地人、三才,理论中的天干地支像对应。不管巧合,还是龟真的是神物,总之,这种特征,使得龟在古代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。其次就是因为龟的习性。古代民间有一句谚语“乌龟背冒汗,出门带雨伞”。是说龟有预报天气的奇异能力。在古人养乌龟的时候,发现龟壳潮湿,壳上的纹路混而暗,过不了多久天必然会下雨;龟壳有水珠,像是冒汗,下的雨就越大;龟壳干燥,纹路清晰,接下来的几天都不会有雨。所以古代人认为,乌龟可以预测未来。所以才会首选龟壳预测吉凶。

古人使用龟甲,是如何操作的?

因为我本人就略懂,对周易,星象,手相面相,均有研究我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龟甲原理:取合适的龟甲,纹路清晰的,清洗供奉以后,至于祭坛火种之中。祭师口诵道词,舞动法杖,诉诸某种失传已久的仪式,经过一段时间龟甲会出现裂纹。

由于裂纹具有随机性,而龟甲的纹路大同小异,通过判断裂纹经过的龟甲区域,对所求卜之事做解答。总的来说有点类似一套密码系统,解读规则和密匙映射明文差不多。只是其中规则比较复杂多变,难以尽言。

商代的卜骨和卜甲。殷商时期盛行的人祭和人殉,始终与崇拜上帝联系在一起,最主要的原因是,殷商奴隶王国的建立,需要在上出现一个至高无上的大神来维护其统治,把一切现象都说成是这个大神的意志,因此,殷人的上帝和祖先神便具有无上的权威,这就是殷人崇拜上帝的社会根源。

以兆象判断吉凶的活动,在殷商时期非常盛行,奴隶主充分利用这一手法,达到了凡事都问卜的程度。商人在使用骨卜的同时,也出现了龟卜,因此,卜骨和卜甲是殷商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宝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物之一。甲骨文就是古人利用甲骨吉凶之后,在甲面上刻写的与有关的记事文字。从考古发掘的各商代遗址中可以看出,在商代早期阶段,主要用卜骨,殷人卜骨的选料以牛的肩胛骨最为常见,另外,还有羊骨、猪骨、并且出现了鹿骨,少量用龟甲。中晚期以后,卜骨卜甲并存,有时卜甲还要多于卜骨。

蓍龟的词语解释

1、蓍:蓍草;龟:龟甲。二者皆为所用器材。古人以蓍草、龟甲吉凶,因此合称“蓍龟”来指代。蓍龟作为中国古代(商周时期)特定文化时期文化的重要代名词,对于研究中华文明演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。它已经成为中国本土神学文化的代名词之一。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龟。”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王者决定诸疑,参以卜筮,断以蓍龟,不易之道也。” 唐·崔涂 《友人问卜见招》诗:“何必问蓍龟,行藏自可期。” 梁启超 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二:“使能辇出此二千六百万万余之以偿地主,使得用之以营他业,固于民无所甚损,然此着之不能办到,无待蓍龟矣。” 有成语“不待蓍龟”,形容事情是明摆着的,非常清楚。2. 比喻德高望重的人。北宋·苏轼 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民有父母,国有蓍龟,斯文有传,学者有师。” 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文章五》:“巍巍文正,国之蓍龟,民之父师。” 明 ·方孝孺 《祭太史公》之八:“惟太史公,间世之英,国之蓍龟,人之典刑。”3. 引申为借鉴。《晋书·王鉴传》:“历观古今拨乱之主,虽圣贤未有高拱闲居、不劳而济者也。前鉴不远,可谓蓍龟。”《魏书·李彪传》:“是以谈、迁世事而功立,彪、固世事而名成,此乃前鉴之轨辙,后镜之蓍龟也。”

返回顶部